我想分享一段小小自己的想法,原因是最近和一位友人鬧不和,所以有感而發。明明和友人志同道合,不明白她為何要執著於一些過去了的事情而不再跟我聯絡呢!
以下文章靈感出自《論語·衛靈公》
志不同不相與隨,道不合不相為謀;
志不同不相為友,道不合不相以誠。
志趣不同,則思維方式不同;
信仰不同,則做事原則不同。
思想主張不同,不會有共相謀事;
認知水平不同,不會有共同語言。
眾生雖然平等,境界卻有高低;
權益雖然平等,待遇卻有厚薄。
有人不趨勢利、潔身自好,出淤泥而不染;
有人迷戀金錢、趨炎附勢,天生醉於膚淺。
多交益友,能提升品質;
廣結善緣,能完善人格。
勢利之交不可取,
酒肉朋友不長時。
志趣不同不會成為真正朋友,
人格不同不會經常聚在一起。
和志同道合的人走路,路再遠也感覺不到遠;
和情投意和的人共事,事再難也感覺不到難。
想品質變好,多與君子相依;
想思想變壞,多與小人相處。
交往仁愛之人,自己會多做好事;
交往惡劣之人,自己會多行不義。
和自己思想主張不同的人溝通,如同對牛彈琴;
和自己道德品質不同的人相處,如同口吞蒼蠅。
物以類聚,是因為物的屬性相同;
人以群分,是因為人的特性不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